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近代科学技术》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5 11:39: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的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 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57
43%
?
材料二?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材料三?马克思说:“……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三,说明世界近代以社会生产力的三次变革所开辟的历史时代(6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地位:长期领先世界。(2分)
原因:①农耕经济的发达;
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政府的重视;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
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等(答出其中三点给3分)
(2)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6分)
(3)影响: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网络犯罪等一系列消极影响。(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是?
A.资产阶级反封建迷信斗争的需要
B.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
C.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
D.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很早进入农耕社会
B.中国古代科技勃兴很早
C.上古时代文字已经成熟
D.早期政权重视天文历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列举均为农业生产经验俗语,从“农夫之辞”“妇人之语”“戍卒之作”等可说明古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耕社会历史悠久,A正确。BC项材料未体现;D项是材料的表面现象。
点评:古代天文学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主要原因在于和农业的紧密相关。材料体现的这些谚语多是古代农民经过长期的农业实践,总结出来的。它们的出现极大的指导了古代农业的生产。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农学的发展、数学的发展等也需要把握,它们也大多与农业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下幅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干曲线来看,公元前中国科技不如西方,公元后到15世纪中国科技强于西方,15世纪后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故B项符合图片展示。
点评:图表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它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历史上看不发达的问题》一书说道:“欧洲在技术方面确实曾大大得益于其他地方特别是中国,如果没有中国的科学,工业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12世纪以后,向外传播而使后来欧洲得益于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有(  )。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目要求“12世纪以后,向外传播而使后来欧洲得益于中国的科技成就”。结合所学,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