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9-25 11:36: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于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①有对专制帝制的总体性批判?②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③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④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宗羲的思想是古代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中有代表性的思想,但是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的愿望,因为从总体上来说,当时还只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排除掉④,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
B.b: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c:魏晋南北朝隋唐道佛发展,儒学受冲击
D.d:明末清初思想批判的推动,儒学得到新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既要准确反映题中表格的曲线走势,也要联系所学知识。a段的下降是因为秦朝的“焚书坑儒”、b段的上升是因为西汉中期的“独尊儒术”、c段的下降是因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发展,这样地儒家思想地位走势与表格曲线趋势及所学知识吻合;d段的下降趋势不能说明儒学的新发展(尽管课本上有儒学的继承与变异、批判与发展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明儒学正统思想主张受冲击,儒学的实际影响力下降(尽管儒学的思想正统地位没有动摇),故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关于顾炎武提出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主张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削弱了清初的君主专制统治②表明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的滋生
③鼓舞志士仁人为国家民族奋斗④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曾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与这种思想相似的是?
[?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唐甄(1630—1704)在《潜书?全学》中说:“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与唐甄观点相似的是
A.“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C.“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
D.“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中揭露批判专制君主,材料认为自秦以来,整体上都是专制君主压迫统治人民的历史。而A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B意为整个天下没有一地能够得到安宁,正是因为君主,即天下最大的祸害,正是君主,与题干意思相近,符合题意;C意为君临天下统治人民的人,要像爱护自己孩子那样爱护民众,那么民众就会亲近他,反映了其向统治者提出“爱民如子”的诤言,彰显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光芒。D是荀子的思想,意为君主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下游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浑浊,下游的流水也浑浊。据此可知ACD与材料不合,而B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