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1:27:18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个小题,共24分)
材料一 洋务派和顽固派最激烈的论争共有三次:第一次是1867年(同治六年),围绕着同文馆培养洋务人才,应否招收正途出身学员问题的论争;第二次是1874年(同治十三年),围绕着设厂制造船炮机器和筹备海防的论争;第三次是1883年(光绪八年)开始的围绕着建筑铁路问题的论争。
材料二 维新派把西方进化论与中国传统《公羊》三世变易说会通起来,有力地批判了顽固派的社会不变论。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的进化、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原理:“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
材料三 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
材料四 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但他们代表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论争的关键在哪里?(4分)
(2)材料四中“明显的偏向”指什么?(2分)
(3)四则材料中的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对待“西学”上分别是怎样的态度?(6分)各有什么样的行动?(6分)
(4)简要分析其在“西学”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顽固派则坚持中国的封建传统,反对西学。(4分)
(2)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2分)
(3)态度:①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以“自强”“求富”为名,掀起洋务运动。②维新变法中的维新派以宣传西方的“进化论”思想来挽救民族危亡,宣传自己主张,发动了戊戌变法。③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吸收西方思想文化,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发起了新文化运动。(12分)
(4)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但是单纯的“西学”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6分)
本题解析:
(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主要在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的问题,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顽固派坚决反对,但是二者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方面是一致的。(2)明显偏向指的是他们学习的内容的不同。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而维新派学习的是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习的是西方的思想。(3)本题的第一小问“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即为概述型题。第二小问“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就是通过比较求取共同点,属比较型题。(4)“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属论述型题。整题是一道综合型问答题。
点评:本题是典型的综合分析探究题,既要明确各自的措施,又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比较,进而 分析它们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它要求基础知识踏实,又要求有一定的概括力,要尽可能言简意赅。本题的中心词是“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规定了作答的对象;提示词“概括、指出、分析”,规定了作答的方式;求答项“主张、社会实践、特点、共同之处、影响”,则限定了作答的内容。限定词“在目标追求上”和“对中国近代历史”则限定了答题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到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但并没有彻底否定中国文化,排除C。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张立宪法、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但没有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排除D,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主张改变旧的封建专制思想,所以正确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纲领是: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应诏统筹全局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是因为其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而是因为其作品中的“物种灭绝”和“物种竞争”理论。在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对达尔文的理论“误读之线”。100年的误读,200年的孤独,这是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命运。下列关于达尔文的理论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成为马克思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B.严复完整地翻译了达尔文的著作,并使之成为变法图强的思想武器
C.被后人演绎为“优胜劣汰”,成为鼓励西方殖民的理论
D.康有为将社会进化论与中国儒家学说结合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而不是达尔文的著作。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2年,胡适开具了他心目中“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C.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D.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这些人的共同点的分析和辨别能力,A不符合胡适、蔡元培等人,B不符合康梁等人,C不符合胡适陈独秀等人,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