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9-25 11:27: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钱基博先生说:“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 ”“章炳麟与人论文,以为严复气体比于制举;而胡适论梁启超之文,亦称蜕自八股。斯不愧知言之士已!”这两句话
A.直接肯定了八股文的积极作用
B.间接批判了四书五经的消极作用
C.直接肯定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
D.间接批判了维新变法的不彻底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钱基博先生说的“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表明了他对八股文的肯定,胡适文字的主要意思是他认为梁启超的文章脱胎于八股,但却他自己的文章好,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分)
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

问题:
(1)严复翻译此书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有关?(2分)
(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异。(8分)
(3)你如何理解严复笔下的进化论?(15分)


参考答案:(1)水平1:能准确回答问题。(2分)
?甲午战争,或第一次中日战争,或甲午战败。
水平2:仅罗列相关史实(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2)水平1:能全面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完整。(8分)
?严复并未忠实翻译赫胥黎的作品,在译文中加上了斯宾塞的观点以及按语,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严复的翻译深深打上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赫胥黎将进化论的使用限定于自然界,严复则将其扩展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相较赫胥黎的观点,严复更倾向于斯宾塞的观点。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不充分,归纳不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其他答案。(0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1:能够从不同版本进化论的比较诠释中提出观点。(4分)
?严复笔下的进化论,综合了赫胥黎和斯宾塞的观点,在时代大潮的刺激下,给西方的进化论打下了中国烙印。
水平2:能依据材料就严复进化论的来源或影响提出观点。(2分)
?严复更倾向于斯宾塞,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物竞天择,适则生存。
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1分)
?指出进化论是近代中国的重要思潮。
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0分)
评分项二:史实(4分)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严复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
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3分)
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2分)
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本题解析:
(1)严复翻译赫胥黎的作品是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2)严复翻译赫胥黎的作品有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主要是阐述中国必须变革的维新思想,在内容上加上了斯宾塞的观点以及自己的观点。
(3)严复对不同版本进行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其笔下的进化论,综合了赫胥黎和斯宾塞的观点,在时代大潮的刺激下,给西方的进化论打下了中国烙印。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严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之严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到:“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
简评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新思潮的思想的主要不同点是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变化。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潮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而早期维新思想家主张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