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五)

时间:2017-09-25 11:14: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
A.温杜德 男,35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麦克卡 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 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D.艾梵德 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并用知识做出判断的能力。根据教材知识,雅典城邦是公民的城邦,而题干中又说“男人就是城邦”,公民不包括妇女和儿童,外邦人和奴隶也无公民权,故选A项,尽管他中度智障,但他是雅典公民,享有公民权。B是外邦人,C是奴隶,D是儿童,都无公民权。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公民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代罗马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主要是通过
A.建立强大的帝国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备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古罗马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是罗马法。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统治的秩序,调节了社会矛盾,一些法律原则和精神至今仍在采用。故选C。A项错误,帝国并不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相反,帝国的建立社会矛盾更加突出,需要法律协调。B项错误,人文主义发端于古希腊时期;D项错误,基督教是在罗马后期确立为国教的。
点评:罗马法最初是习惯法,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的开端,其目的是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的,维护奴隶制度,后来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发展到万民法阶段,万民法依然在维护奴隶制度、巩固统治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进入完备阶段,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研究离不开真实的历史材料,大量的原始材料对于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尤为重要。如果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可以直接采信的资料是

(?1)?(2)?(3)?(4)?
[? ]
A.(2)(3)(4)?
B.(?1)(2)(4)?
C.?(2)(4)?
D.?(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
[? ]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
C.镌刻发表在十二块铜板上?
D.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锄、铲等铁农具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铁器
B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
C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D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国营“样板”工厂
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项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开始出现铁器。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足以证明“陶片放逐法”会造成民主权利的滥用而不再是“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1904年京师大学堂的确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足以证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而开设政法科、工科等则足以证明是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所以,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C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国营“样板”工厂只能证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国家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能证明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史学研究?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研究?史实与结论之间正确的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