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9-25 10:49: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奇怪战争”的实质是英法
A.为保存实力而按兵不动
B.以守为攻的战略
C.讨好德国的表示
D.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演变成民族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的武装干涉
B.国际纵队的参战
C.苏联的巨大援助
D.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阿登纳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在于
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B.增强欧洲对抗苏联的力量
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增强欧洲力量以此摆脱美国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要才能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因此选D。
考点:欧洲一体化
点评:欧洲一体化的原因:(1)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谋求欧洲统一是欧洲政治家们长期的愿望;(2)政治因素: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在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和苏联的威胁;(3)地理因素: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为联合提供了可能;(4)直接原因: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关键)(5)根本原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权利法案》颁布时
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
C.十月革命成功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分析,并依据教材知识,此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的瓦解。A项是17世纪,排除;B项是20世纪30年代,排除;C项是20世纪初,排除;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全球范围的意识形态对抗逐渐减弱,答案应为D项。
考点:苏联解体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主要说明
A.英美对日本侵华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取得与英美同等的国际地位
C.中英美三国在对日作战中需要相互支援
D.英美致力于帮助中国打败日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