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7-09-25 10:42: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2年,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首先应注意题干中提供的时间信息(1912年5月,中华民国已经建立),然后仔细阅读材料概括作者观点。材料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已经扫除了中国国家进步的一大障碍,对辛亥革命为民主政治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同时认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同样需要国民素质的提高,如果不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君主立宪政体也是无法实行的。可见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梁启超并不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因此答案应选D项。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一个问题,即使是同一历史人物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政治主张也会有所不同,如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后的政治主张,郑观应等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在中法战争前后的政治主张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解题时不应简单根据人物所属政治派别做判断,还应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信息、材料的具体观点做出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副对联反映了哪一派的态度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了对洋务派创办同文馆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持反对和批判态度,这符合固守传统文化不变的顽固派的特点,所以答案选B,C D两项也主张向西方学习。
点评:近代中国各阶级、各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
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天不变,道亦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了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康有为编写了《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用孔子的威望宣传变法,力图减少变法的阻力。故选A。梁启超著作《变法通议》;严复宣传西方进化论思想,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谭嗣同著作《仁学》。都非打着孔子旗号。
点评:康有为托古改制,借孔子的威望宣传新法。与此相关的维新变法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