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二)

时间:2017-09-25 10:23: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2、选择题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其中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最为突出的是
A.庄子主张“无用”的思想
B.孟子主张“政在得民”的思想
C.墨子主张“非攻”的思想
D.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3、判断题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
A.为政以德
B.刑、德并用
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



4、判断题  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