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0:22:38
1、判断题 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
[? ]
2、判断题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A.理学重文轻技的特点
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C.理学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
D.理学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3、判断题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4、判 断题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结合中国思想发展史,关于“儒道”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董仲舒新儒学没有吸收道家思想
B.隋唐时期道家不受统治者重视
C.宋明理学没有体现出“儒道互补”
D. 李贽认为的“道学家”实际是“儒学家”
5、判断题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