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9-25 10:11: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
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3、判断题  下图为1922 年与1925年苏联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对比图,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B.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C.国内外战争的结束
D.农业集体化程度的提高



4、判断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所制定各项措施中最能反映各阶层民众普遍愿望的是
A.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颁布《土地法令》
C.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D.建立红军



5、判断题  《咬文嚼字》杂志认为下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