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五)

时间:2017-09-25 09:59: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欧洲殖民者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的灾难不包括?(来源:91 考试网  )
A.欧洲文化生活方式在当地传播
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C.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几乎灭绝
D.巨额财富被掠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限定词“灾难”,BCD都属于欧洲殖民者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的灾难,A不对,欧洲文化生活方式在当地传播,属于欧洲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的客观积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4分)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3分)
(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6分)
(4)谈谈你对“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早期人文主义思想(3 分)
(2)变化: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3 分)
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在冲击禁欲主义的同时,宣传了理性主义思想。(6 分,每点 3 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 6 分。
第一层次:能认识到“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特点(2 分)
第二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产生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2 分)
第三层次:能对这种消费文化观念作出恰当的评价(2 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材料一

图一?

图二
?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回答:
(1)图一二和图三的使用将人类社会分别带入什么时代?(2分)
(2)图三、图四反映了人类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情况?(1分)它们代表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在哪些新兴工业方面的应用?(2分)图四的发明是由哪一发明直接引发的?(1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从1801年至19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蒸汽时代;电气时代。(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力工业、汽车制造(或交通运输)。(2分)内燃机的发明。(1分)
(3)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增加。(1分)工业革命使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2分)
(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哪些国家的当时兴衰受其影响?
A中国? B英国? C西班牙? D意大利
A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又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中国未受到直接影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三个渐进的“转变”,同时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转变”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第二个“转变”,是由农业国家、农业文明转到工业文明,这也是一个进程。从16世纪,甚至可以说是从l5世纪开始,进入到近代,欧洲可以说是加速度前进,一个世纪和另一个世纪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几十年就有很大不同。这一转变当然要加上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第三个“转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6至l9世纪欧洲出现的“虚君”“虚”在何处?“虚君”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4分)
(2)据材料,归纳概括推动欧洲文明在16至l9世纪这一关键时期“加速度前进”的基本因素。(4分)
(3)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从当时的世界潮流来看,先进中国人思维转变的历程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君主的权利受到制约,甚至“统而不治”。(2分,君主的权利受到制约或“统而不治”均可得2分)
意义:实现了君主专制向代议制民主政体的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发展;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的进步;思想的不断革新。(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变化历程:鸦片战争后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进行“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而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后又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进行思想变革。(6分)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不断发展。(2分,能举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事例两例也可得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可以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回答,英国君主立宪制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君主虽然为国家元首,但并不掌握实权,君主的权利受到制约,甚至“统而不治”。再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回答。
(2)根据材料信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再注意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等方面归纳回答因素。
(3)注意题干时间“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结合相关史实,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变化历程,联系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最后从近代化的角度回答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