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9-25 09:50: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包世臣在他的《齐民四术》中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的三分之一。”联系当时的世界史知识,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洋布“大行”并且价廉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A.有西方列强军事侵略的武装保护,强行推销
B.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破产,无力抵御西方经济侵略
C.工业革命完成,生产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连成一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本题提供的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经济侵略的史料,而考查的却是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这样可以让学生打破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界限,更好的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时间,19世纪60年代;二是“根本原因”。通过提供的时间,我们可以排除D.通过“根本原因”我们可以排除A.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尤其是十五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的招牌后面。在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人口统计表

材料三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城乡居民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情况。材料三图所显示的DE和EF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城镇人口各有什么变化?出现这些不同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例简要说明英国和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要不同特点。
?
(4)根据中英两国城市化进程所呈现的有关情况,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参考答案:(1)变化:15-18世纪,英国农村自耕农逐渐减少,最终消失;16-19世纪,农村居民增加缓慢,城市居民迅速增加。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土地,自耕农这一阶层逐渐消失;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2)DE段:城镇人口增长缓慢。由于十年“文革”以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EF段:城镇人口明显增长。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较快;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3)英国:受经济活动的影响较大,如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等;中国: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较大,如“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
(4)城市化进程往往受政治运动或经济活动的影响。①良好的经济、政治活动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恰当的经济、政治活动却会延缓甚至停滞城市化的进程。②在城市化进程日趋明显的今天,更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以及良好的政策措施作保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是英、德两国煤炭消费量的数据(单位:千吨),从此表中可以直接提取的信息包括
①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②英国早期工业化水平高于德国
③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④英、德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于19世纪末20 世纪初
②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
④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只有破坏作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对亚非拉既有破坏作用,又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充当了不自觉的建设性使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不对,巴黎公社失败说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不具备;C不对,资本主义制度仍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或者说社会生产力尚未发展到要消灭资本主义不可的地步;D不对,工业革命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点评:历史选择题多采用排除法。单项选择题一般由导言、题干和选项三部分组成。由于选择题具有答案唯一性的特点,在命题中,四个选项必定是有三个选项对正确答案存在着的一定的干扰和影响,也就是说这三个选项文字表述中隐含着错误的信息,不符合题干的要求,甚至是与题干内容没有一点关系,可以把它排除在正确答案的范围之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慎重、仔细审查备选项,认真识辩干扰词、句和项,严防被改头换面的文字表述迷惑、蒙蔽,达到去伪存真,溯本求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排除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