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新思想的萌发》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一)

时间:2017-09-24 04:08: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某学习小组就中国近现代宪政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兴民权、开议院”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实行了君主立宪,“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梁的共同主张。(2分)
材料二?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2)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2分)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2分)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中是如何体现“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4)你认为该小组通过以上材料的研究学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2分)



2、判断题  
晚清时期,有人把“断发易服”提高到强国的高度,上书皇帝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该人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判断题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



4、判断题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5、判断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出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直接可以推断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断出来的?你认为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