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7-09-24 03:59: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令人目不暇接,有52835项展示品,其中令举世惊奇的是: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材料二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祖籍珠海)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等。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
材料三 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没有世博会,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51年、1878年、1900年世博会展品分别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展品与西方展品存在区别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电影等。(3分)
(2)中国主要是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等。(2分)
(3)原因: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工业生产落后);中国近代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科学技术落后。(3分)
(4)促进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丰富人们的社会娱乐生活;促进人类的交流与信息的传播。(6分)


本题解析:
(1)该问可以直接依据材料一回答: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展品有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展示了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1851年,伦敦世博会——“荣记湖丝”。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等。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世博会上西方的展品主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中国的展品以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为主。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中国展品与西方展品存在区别的原因。
(4)世博会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推动了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其他方面如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工业革命是高考的重点,新课标高考尤其关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还应结合中国近代史部分,了解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该言论反映了西班牙
A.成为世界生产贸易中心
B.继英国之后,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C.已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夺了巨额财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时间1524年可以看出,这是西班牙在开辟新航路后,成为了殖民大帝国,进行殖民掠夺获得了巨额的财富。故选D。A项错误,应该是18世纪以后的英国;B项错误,西班牙的殖民霸主地位在英国之前;C项错误,这一时期还是封建社会,尚未进行资产阶级的统治。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点评:新航路开辟后,主导新航路开辟的国家就进行了殖民扩张活动,最早的为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为荷兰,18世纪后英国掌握了殖民的霸主。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世界历史舞台上令人瞩目的现象。在近代历史上,英国、德国、美国(1917年前)都经历了崛起的过程。探讨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兴起过程,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益的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材料三: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材料一中“15世纪、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先后成为大国”主要得益于哪些活动?(2分)
(2)材料二中“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英国崛起的政治因素是什么?“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局面何时因何事而结束?(5分)
(3)材料三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的美国,到二十世纪50年代为维持其世界大国地位,对外采取了哪些政治、经济、军事措施?(5分)


参考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1分)和早期的对外殖民侵略扩张。(1分)
(2)政治因素:英国通 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1分)18世纪,宪政体制进一步完善。(1分)华盛顿会议(或1922年)(1分)签订《五国海军协定》,(1分)英国的制海权受到美国的挑战。(1分)
(3)措施:政治上,推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1分);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1分)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1分)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分);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欧洲人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中最早到达新大陆的是A、B、C、
D中哪一条航线?(1分)开辟这一航线的是谁?(1分)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各地
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
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依据材料二,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1分)这项发明成果首先
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2
分)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
什么?(1分)
材料五:“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
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
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
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
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
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
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5)结合材料五和图3指出这个组织的名称并概括其宗旨。(3分)中国何时加入该组织?(1
分)该组织的成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趋
势?(2分)


参考答案:(1)A;哥伦布;趋势:打破各地区相对孤立的状态,联系日益紧密。
(2)直接原因:市场的不断扩大。
(3)成果:改良蒸汽机;?国家:英国;?影响: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国家:美国、德国; ?时代:电气时代;影响: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名称:世界贸易组织;宗旨:旨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
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时间:2001年; 趋势:全球化趋势; 应对: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以及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的
应对措施。
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中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过程及影响;
第二问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第三问和第四问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第五问考查了世贸组织及其宗旨和中国与世贸组织的相关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同角度看历史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研究,叙述从李鸿章、康有为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中国政治家们救过历年的变化趋势以及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及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走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变。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原始积累加速,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2)理念变化:从中体西用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从技术改革到全面改革再到革命,从保住皇权到三民主义。变化的社会原因“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渐加深,20世纪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学的不断升入,中国先进分子也开始关注和认识到中西方文明的差距;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从戊戌政变到预备立宪再到”皇族内阁“,人民越发的意识到只有推翻清王朝才能救中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