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9-24 03:51: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

[?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2、判断题  ?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了发扬。
回答:
(1)列举公元前8世纪一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和希腊先哲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
?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路德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糟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以体育为戴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其鲜明的人文精神特性。“人文奥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和灵魂。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8周年皇大祭其于山东曲阜举行。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了五句《论语》经典,希望能成为奥运会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20007年9月30日星岛
(3)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的奥运会迎宾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扼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历史上称亚里士多德及他的弟子们为

[? ]
A.“民主学派”?
B.“自由学派”?
C.“逍遥学派”?
D.“通俗学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 A? B? C
材料二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三 康有为借助于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助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党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你认为人物A和B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持有的偏见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对传统文化应持何种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改变自己在《理想国》中对法律的看法,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说,如果没有哲学王,则法治仍然比人治要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然不能成为最好的政治,但却可以称为“第二等好的”政治。
——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比较柏拉图和韩非子思想主张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