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4 03:4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与古代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无关的是
[? ]
A.嫦娥奔月传说
B.后羿射日传说
C.相传公输班研制木鸢
D.明代万户的火药箭尝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 ]
A、带动其它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三楼展出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刚发明的超级杂交水稻最新品种。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是在
[?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 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厦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近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更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
(2)请你设想一下,这届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几类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试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材料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有何认识?你对经济全球化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是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更加全面融八经济全球化的一次实质性措施,也是继北京奥运会以后再次向世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成果的崭新机会。
(4)试从科技方面举两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并分析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经济:生产力发展。③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加强。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⑤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⑥中华民族勤劳、刻苦钻研、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2)①电气产品:电动机、电报、电话、电影放映机、电车等;②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③化工产品:塑料、化肥、炸药等。
(3)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规避其中的风险,趋利避害。
(4)科技:“神舟”五号飞船;“银河I号”或“银河Ⅱ号” 计算机的成功研制。影响:①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②宣传中国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③振奋国民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2010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而早在40年前,我国就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
A.“神舟5号”
B.“东方红一号”
C.“阿波罗号”
D.“长征1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