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九)

时间:2017-09-24 03:47: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意为天下之公,反对君主专制集权,反对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关于王夫之:“孤秦陋宋”的批判,(1)思想主张:第一,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如批判秦朝的暴政:横征暴敛、人民疾苦+君主专制:君臣之道丧失+法制之弊:政治腐败;第二,哲学思想: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概而言之,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只是政治的演变往往有明确的界标,而文化的变迁却没有清晰的标志。
——摘自胡宝固《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材料二?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士大夫中最早显示出这种差异性的就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觉者、先行者。
——摘自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材料三?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次,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是我们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4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一致性”?并结合史实说明在“龚、林、魏”之后晚清士大夫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具体表现。(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意义。( 8分 )


参考答案:
(1)政治上结束: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的局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结束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文化上结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2)一致性:科举制下,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培养的是效忠朝廷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表现: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付诸实践。早期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倡导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倡导暴力革命。
(3)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含义是指:政治上结束: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的局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结束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文化上结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2)由材料二中文字“如果说古代中国由科举制度孕育的士大夫群体有着较多的一致性的话,那么到了近代因内忧外患,则使得这一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可看出“一致性”是指:科举制下,考试内容是儒家经典,培养的是效忠朝廷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晚清士大夫群体“差异性日渐突出”的具体表现是:表现: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并付诸实践。早期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倡导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倡导暴力革命。
(3)材料三强调了辛亥革命的变革意义,依据所学可知其具体影响表现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太子》篇中说:“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该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
A.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
B.重视农工,勤俭治国
C.民富是国富的前提
D.全面关注社会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指的是要关注农业,“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指的是要关注工商业,因此唐甄的治国思想是全面关注社会经济,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