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4 03:46: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表达了

[? ]


A.“经世致用”的思想
B.“工商皆本”的思想
C.“独尊儒术”的思想
D.“物质第一”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寻找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下列叙述与这段材料缺乏因果关系的是
[? ]
A.“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出现“天崩地解”的根本原因是新的经济和阶级因素的产生
C.明朝灭亡,清朝一统,优秀知识分子受时势刺激,检讨反思
D.痛定思痛的“反思”其核心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清初思想家朱之瑜认为做学问应该有益于社会。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他的这种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最为接近
A.李贽
B.朱熹
C.王夫之
D.顾炎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题干材料体现的思想是经世致用。这一思想正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所主张的。李贽反对盲从圣人思想;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王夫之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观点中,思想家李贽会同意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这是其“分权”思想,故答案选择C项。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强调人的正当的私欲;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故A、B、D项不正确。
点评:关于顾炎武:启蒙精神,(1)思想观点:第一,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第二,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第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第四,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2)评价: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