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3:46:22
1、选择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材料(1)(2)可以看做是上海工业化一瞥,(3)可以作为红色的摇篮,(4)可以作为改革开放的上海的材料,因此ABD三个选项只是反映了部分材料的内容。现代化也叫近代化,以生产的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是
A.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B.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即A项,B项是从所有制方面改革的方向,D项是从管理体制方面改革的方向。而C项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农村改革的一项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
D.内地开放城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他们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龙头的作用,带动开放的区域由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逐渐深入到内地。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力促进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表现为中小城市的数量增加。故选B。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中国某一历史时期读书笔记。以下正确认识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C.“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拔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A项是错误的;它是在1953年-1957年。C项是错误的;文革是在1966年。D项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