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3:46:22
1、选择题 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土地改革既然属于民主革命,就是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理解“土地改革”的含义;既然分配给农民,最大的可能就是归农民所有──分析出新结论。本题带有明显的导向性,引导学生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灵活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说明从1962年到1965年,中国大陆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商品买卖,这主要是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对农村生产力的造成的严重破坏,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史实。
考点: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点评: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在学习中必须牢固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是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而发行的股票,D项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公用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C项商品经济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故选B。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以图文材料考查经济体制的题目还可以这样设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今日商品任挑选
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C.国际金融体系建立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所体现的是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国出现了“引进来”“走出去”真正的双向流动。与ABD直接有关系的,而国际金融体系是在1944年建立的,二者没有必要的联系,所以排除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大办农业社
B.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C.自愿原则
D.由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