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3:27:47
1、判断题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 ]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一位思想家和他的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那位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这位思想家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这位思想家是?
[? ]
A、荀子
B、朱熹
C、程颐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思想的影响
B.科技发展到顶峰
C.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D.朱熹等人的努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宋朝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B.“仁”的学说
C.心即理性
D.心性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理学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也就是说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