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启蒙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9-24 03:08: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研究西方汉学的我国学者阎宗临说:“当一国的知识或思想被介绍到另一个国家时,时常变成一种批判的工具,耶稣会介绍中国文化到欧洲,亦不例外。18世纪的思想家利用他们的文献反过来攻击教会,这是当时耶稣会所想不到的。”
——摘编自《谈明清之际的中学西传》
材料二: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前期文化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与不断融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历史过程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扩大、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相适应。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陈独秀将其概括为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理论觉悟三个阶段。
材料三:在2009年10月1日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四幅领袖画像及四个原音重现,象征着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四座伟大的里程碑,从思想理念层面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1)材料一中所叙述的“18世纪的思想家利用他们的文献反过来攻击教会”现象具体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5分)?
(2)结合材料二及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谈一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特点。(6分)
(3)结合材料三,从思想层面简要说明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四座伟大的里程碑是什么。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5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民族文明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1)事件:启蒙运动(1分)。影响:丰富和发展启蒙思想的内涵,启蒙思想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部分来抨击专制主义和封建等级制度等,倡导理性,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行的方案。(4分)
(2)①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连的,体现出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②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③对西方文化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加深。④每一步新的探索都吸取了前面探索的经验和教训而有所发展,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⑤针对每一种思想都进行了社会实践,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出路。⑥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答到3点,即可给6分)
(3)里程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本质: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5分)
(4)要尊重和平等对待各民族所创造的文明;在继承、吸收优秀的传统文明的基础上,对传统文明进行创新与改造,不断发展近代文明;要善于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本国的优秀文明。(2分,言之有理可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有很大区别,造成区别的根源是
A.经济基础不同
B.政治制度相异
C.阶级利益有别
D.地域环境差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理解根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张属于全体国民,主要体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 指他的诗) 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二?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1)材料一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
?
(2)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
(3)材料三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
?


参考答案:(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神学观念的束缚。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精神追求: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2)依据:自由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
(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民主、科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耶稣会士马若瑟在1732年翻译了元曲《赵氏孤儿》。1734年巴黎《法兰西时报》杂志刊登了其中一部分……伏尔泰将它改编成一个新的剧本,在剧本题目下,伏尔泰加上“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成的五幕剧”一行文字。在伏尔泰的这个剧本中,讲述了称霸一世的成吉思汗最后为崇高的道义所折服的故事。他在前言中宣称:“这是一个巨大的明证,体现了理性和才智最终必然凌驾于愚昧和野蛮。”
——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
(1)材料一中,“根据孔子的教导”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耶稣会士那种对中国理想主义的报道被挤到了一边,莱布尼茨、伏尔泰式的对中国宽容、羡慕、崇敬的态度越来越被“欧洲文化优越”论所替代。进入19世纪后,随着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的拓展,欧洲人的“自大感”发展到极端。……中国成为一个落后黑暗的王国。
——张海林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助孔子“道义”的思想和力量与专制政治斗争。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利用中国文化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2)西方资产阶级逐步建立起了新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大发展;中国社会制度渐趋落伍,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