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2:49:20
1、选择题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主张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1)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
(2)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初,汉高祖“命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文帝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到清朝时,雍正帝继续主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汉、清两朝统治者做出上述结论的本质目的是什么?结合汉、清两个时期推行这种政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
力主重农抑商,保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确保封建剥削和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汉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地位,生产水平低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巩固封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汉初出现了“文景之治”。
清朝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一方面对巩固封建统治有利,对发展封建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重农抑商政策,毕竟反映了自然经济的要求,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种政策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
总之,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重视农业是正确的;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交流,人为地抑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问答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阅读理解材料并依据有效信息和相关知识,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第①问“本质目的”应从保护经济基础人手,最后落实到确保封建统治上。第②问“社会影响”应结合汉清两朝不同的时代特点去分析不同的影响。第③问“看法”应运用辩证法观点去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
B.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C.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
D.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4年在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2000多公斤,其中有檀香,还有价格等同于黄金的龙涎香。
材料二 1987年在广东东南濒临南海的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这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整船文物可达4——8万件,以瓷器为主,多为青釉瓷,许多瓷器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是另两宗大量出水货物;目前船中出水的铜钱有上万枚,年代最早的是汉代的“货泉”,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
(1)材料一中出水的海船来自哪个地区?材料二中“南海一号”是什么时期的船只?请分别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沉船中有大量的瓷器和铁制品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以上信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泉州沉船来自今天的东南亚地区;因为东南亚地区盛产各种香料。“南海一号”是南宋时期的;因为出水的铜钱最晚是南宋高宗时期的。
(2)说明南宋的瓷器和铁器在海外有大量的需求(或南宋的制瓷业和冶铁业发达)。
(3)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或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瓷器、铁制品,进口的多是香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黄遵宪旨在批判清朝的“海禁”政策
B.清实行“海禁”政策有民族自卫的说法
C.“海禁”政策维护了出海者的利益
D.“海禁”政策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国初海禁严’ “此事实大错”,说明黄遵宪批判清朝 “海禁”政策的弊端,C表述不对,“海禁”政策破坏了沿海人民的生计,因此选C。
点评:评价“海禁”与“闭关锁国”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超越世界先进的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