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2:39:53
1、判断题 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古往今来,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史上唐、宋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比唐代长安城,北宋汴京在商业发展上有哪些不同(?)
①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
②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
③出现了专门性的市场
④政府重视,设立了专门的地方进行商业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宋朝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城市中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历代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从图中不能看出政府对商业的重视,排除④,因此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的信息说明徽州富商比较注重农业观念,故本题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的记载,西周的市场分为“大市、朝市、夕市”三类,对各类市场的贸易人员、开市时间都有规定,说明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咸”是“都”的意思,如“咸与维新”。外国多购买中国产品才会导致外币通行于民间。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
B.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
C.加强对新疆及周边地区的管辖
D.向西欧国家传授制瓷工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疆、中亚、西亚一线是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沿线,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交通路线。这些地区特别是我国新疆地区的丝织品中出现中亚、西亚流行图案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能够考虑国际社会需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