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9-24 02:10: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 ]
A、提高少数民族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麻田1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1)依据材料一、二,把北魏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概况进行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
(2)分析说明北魏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与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关系。
?
(3)指出北魏均田制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能否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并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1)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授田;农民、奴婢、官吏均授田;耕牛授田;因轮耕而加倍授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任意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
(2)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奴婢、耕牛授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加速封建化进程。
(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占有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魏碑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
A、儒学教育兴起
B、孝文帝改革
C、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广建寺院,刻石立碑
D、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 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魏时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的野蛮性、落后性强。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王安石: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
(2)原因:北魏:国家强制推行的力度大,顺应历史潮流等。北宋:保守势力强大,宋神宗死后,变法失去了有力的支持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