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2:05:45
1、判断题 下列文献中,最能说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声的是:
A.? ?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学习西方先声指的是学习西方的开始。A项《海国图志》魏源第一次提出了学习西方的主张;B项介绍的是西方的进化论,是为近代变法进行宣传的;C项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刊物;D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刊物。因此BCD项都是在A项之后。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内容。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由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分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早期维新派”、“商战”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商战”,这里指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A、C项为加强国防军事力量,排除。D项涉及的民生,排除。B项强调经济比军事的重要性,排除。正确选项为B。
点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持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洋务运动的后期,一些洋务派人士从洋务阵营中走出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分桂芬、王涛和郑观应等,转而批判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工商业,同外国进行商战,产生了最早的维新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说明这三个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加以应用,对社会领域认识进行阐述,体现取便发挥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A、C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表述错误,不能认为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这些阐述与进化论发展没有任何关系;故此题应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
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
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
D.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由题中“安徽巡抚”可知其属于地主阶级的革新举措,而D项属于资产阶级性质范畴,故排除D项。文人读书求仕的道路是科举考试,科举制在1905年才废除,故排除A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随后日益衰落,故不能用“发展”一词,排除B项。教育改革推进近代人才的培养,加快西学的传播,有利于推动近代化进程,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