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启蒙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7-09-24 01:50: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目录摘要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科学革命
一、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17世纪的新宇宙…… 
五、生物学革命,1850—1914年……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一、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时间开始
二、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它实际开始的那个地方开始
三、工业革命:第一阶段,1770—1870年
四、工业革命:第二阶段,1870—1914年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六、民族主义
七、自由主义
八、社会主义
材料二?政治革命的实质是结束了人类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由神注定的这种观念。人们不再认为政治高于人民,也不再认为人民在政府之下。政治革命有史以来首次在一个比城邦更大的规模上显示了政治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民众已经觉醒并行动起来,不仅参与了政治,而且把这看做作是自己固有的权利。?
----选自《全球通史·第十二章·序言》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第十章“17世纪的新宇宙”、“生物学革命”和第十一章工业革命两个阶段的标志性成就分别是什么?(4分)
(2)我们通常将启蒙运动视作思想解放运动,作者却将启蒙运动放在“政治革命”一章中论述。其理由是什么?(2分)
(3)按照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英国、美国、法国进行政治革命的共同目标是什么?(2分)三国完成政治革命的标志分别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完成政治革命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4分)


参考答案:(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4分)
(2)启蒙运动猛烈的批判了封建势力,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方案,为政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3)共同目标:实现民主政治。(2分)
标志:英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法1875年颁布第三共和国宪法、美颁布1787年宪法。(3分)
进步性: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推动了民主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民主范围有限;其权力制衡的机制降低了行政效率。(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为美国众议院墙壁上镶嵌的梭伦画像。众议院镶嵌这幅画像的目的在于宣扬:

[? ]
A.三权分立?
B.民主公正?
C.天赋人权?
D.议会政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呼唤
D.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本原因是指事件从生产力发展和时代要求角度考虑,故A项正确;B项是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阶级基础;C项是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主观原因;D项是西欧启蒙运动兴起的思想原因;
考点:启蒙运动的原因
点评:西欧启蒙运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还可以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启蒙思想家政治观点的异同、分析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中国明清进步思想与启蒙运动思想的异同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启蒙运动一般被公认为纯粹的基督教文明的产物,没有利用过也无须利用任何来自其他文明的精神资源。按此逻辑,启蒙运动所构想出的包括现代民主政治在内的全部现代性,乃至建筑在启蒙原则基础之上的整个现代文明,也都被看成了纯粹的西方性和西方文明。
可是,西方文明在锻造现代性的时候远不是这样“自足”的。启蒙思想家们看到了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他们还看到了佛教、道教在中国都可以自由传道,这在他们心目中是欧洲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精神。由此可见,启蒙运动的核心信念——“自由、平等、博爱”的奠立,就曾得到过来自远东的中华儒家文明的支持和推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评述材料中关于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三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启蒙运动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受到中华儒家文明的影响。依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启蒙运动借鉴儒家诸多思想。
观点二: 启蒙运动是纯粹的西方文明。依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观点三:启蒙运动是在中华儒家文明的支持和推动下产生的。依据:启蒙运动借鉴儒家诸多思想。
评述标准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字句表达。下面提供三种不同观点供大家参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孟德斯鸠在此主张

[? ]


A.中央和地方分权
B.实行三权分立
C.实行分权制衡
D.实行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