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9-24 01:4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概述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


参考答案: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陶画和壁画,绘画艺术的萌芽开始出现。战国时期,帛画出现,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两汉时期,绘画的种类增多,帛画和壁画的内容更加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涌现出了一批有名的画家,并开始出现绘画理论,中国的绘画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唐朝时期,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了,绘画的表现技法趋于成熟,绘画艺术达到繁荣。宋元时期,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文人山水画由注重写实发展变化为更加注重意境,寄托思绪情怀,同时文人风俗画和百姓绘画艺术也发展起来。明清时期,文人画继承宋元的传统继续发展,涌现出难以数计的风格鲜明的文人画家和作品;同时木刻版画成为小说和剧本的插图,年画、布贴画和剪纸画日益繁荣。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不同时期的成就的整体把握情况,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回答难度较大,回答时要注意把握时序,进行归纳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右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
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搞清楚各种书法的特点即可。①是隶书,②是草书,③是行书,④是楷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元曲和傩戏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风俗画和文人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元曲和傩戏、话本和小说都体现了文化的世俗性,不能体现高雅文化得倾向,故A、B两项排除;汉赋和唐诗既不能体现文化的世俗性,也不符合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故C项排除;风俗画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
倾向,文人画体现了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宋朝时士大夫追求风雅,热衷收藏。下列物品中可能被其收藏或喜爱的是
A.王冕的《墨梅图》
B.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C.赵孟頫的《千字文》
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王冕的《墨梅图》、赵孟頫的《千字文》是在元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在清朝,这些都在宋朝之后,故排除ACD项;顾恺之为东晋画家,时间上符合宋朝以前,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来的青花瓷片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资治通鉴》是一部史书,记载的是由春秋时期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年间的历史,根本没有记载到北宋,故排除A;青花瓷出现在元朝,故排除B;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是描写景色的,故排除D;只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描述北宋东京城内的商业繁荣景象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