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16:16: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1870年和1900年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C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且用的是煤作燃料;B是1903年才发明的,超出时间范围;A是由石油产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D为正确答案。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注意区分第一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同。从能源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对两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共2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是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成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同年,阿姆斯特丹银行诞生。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超过20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山东为例(1368~1949)》
材料三 : 经过一段时间,工业化先在印度,然后在日本,最后在中国,都得到亚洲人和西方人的强劲推动,尽管这种推动在东南亚来得较迟。同技术进步至少同样重要的是引进了19世纪西方式商业和工业组织机构,如银行和合股公司,它们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覆灭。更重要的是亚洲人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这使他们与殖民地征服者对立起来。
——罗兹·墨非《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荷兰在商业活动中的创新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外来作物的引进对中国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6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所说的“它们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覆灭”?(6分)


参考答案:(1)对商船结构进行创新设计,降低运营成本;政府支持殖民公司,扩大、提高公司权限和信誉;创新商业(经济)经营方式。(任写两点得6分,写三点得8分)
(2)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3分)利于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分)
(3)列强入侵客观上给亚洲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利于亚洲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亚洲各国推翻殖民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3分)列强入侵还促使亚洲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通过改革或革命,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第(1)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2)问,分析外来作物的引进对中国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材料已经有了详细的讲述,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3)问,是史论结合的题目。主要根据史实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C.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D.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史实
推论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
A.1个? B.2个? C.3个? D. 4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24都表述正确。但是3表述错误,工业革命时期虽然工人遭受残酷剥削,贫富差距拉大,但是现代工厂制度毕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不能说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这里的“革命”是指
A.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B.给印度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推动印度民族起义爆发  
D.在印度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 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的同时,带给印度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