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时间:2017-08-25 16:15:5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以下有关儒学的表述符合上述论断的是
①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有“仁”“礼”“中庸”
②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适应了汉代统治者的需要
③王守仁是儒学发展到明代的代表人物,提出“天地万物之心”是人的“良知”
④明清之际顾炎武猛烈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3、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4、判断题  生活中处处包含着历史。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5、判断题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