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25 16:01: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农庄的播种结构、播种面积、牲畜种类数量、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出现了严峻的农业形势: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1)根据材料,概括1953年苏联出现严峻农业形势的原因。(4分)
材料二?1933年美国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凡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同时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这样的举措以至于当时南方流行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去践踏棉田,这暗喻着做出如此荒唐决定的政府官僚们远远不及骡子聪明。
——摘编自《政府对农业的“哺育”》
(2)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农业调整局的举措反应的实质。(2分)材料中“政府官僚们远远不及骡子聪明”的观点,你是否认同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1978年1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79年1的粮食总产量就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的总和。1985年1月,中央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约瑟特·施琳说,中国向世界证明一代人的努力就可打败饥饿。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用一代人的努力可打败饥饿”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农业建设中你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2分)


参考答案:(15分)
(1)僵化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4分)
(2)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2分)
认同;人口失业,饥饿横行。 (得分要求:描述大危机时期的农业情况)
不认同:(大危机中农产品价格下降)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重建市场信心、保障农场主的利益。(得分要求:描述政府举措的目的) (言之成理,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3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4分)
(4)政府对农业市场要适当干预。要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农业政策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合理调节农业在国家整个经济体中的发展比重;(任意一点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提炼的答案是: 僵化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提炼的答案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此题比较容易,学生应该能拿到满分才可以。
(2)“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特别是“计划”二字能提炼出答案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或者(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特别是“下令”二字也能能提炼出答案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或者(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限制产量”这都是很明显的对经济的干预。也是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特点。
(3)“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可以提炼出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可以提炼出答案: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本题是在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 农村改革。中国向世界证明一代人的努力就可打败饥饿是说中国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4)从材料一可以提炼出答案:要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从材料二可以提炼出答案:政府对农业市场要适当干预。从材料三提炼出答案:农业政策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合理调节农业在国家整个经济体中的发展比重”这个答案要点其实是从材料一提炼出来的,就是要重视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1马、恩在一起?图2公社成立?图3“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请完成: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2)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有何直接联系?
(3)三幅图片分别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这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
(2)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是《共产党宣言》问世的经济基础;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敌视工人阶级,企图以武力解除工人武装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制造七月流血事件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背景。
(3)《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挫折到胜利的曲折发展历程。


本题解析:关键要读懂图片材料蕴藏的有效信息,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解题要结合教材上有关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背景及影响综合分析,还要注意图1体现的是理论创建,图2和图3体现的是革命实践失败和胜利。此题提醒我们历史学习中必须图文结合,同时对各个历史小专题需构建知识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反动的金融寡头政府,被英勇的巴黎人民推翻了。这个政府留下一片血迹,逃之夭夭,……人民的鲜血像在七月里那样流着……”这一材料反映的是巴黎人民(? )
A.攻占巴士底狱
B.七月革命
C.六月起义
D.二月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848 年2月推翻金融资产阶级"七月王朝"的统治. "人民的鲜血像在 七月里那样流着"意指在二月革命中,巴黎人民就像1830 年发动的七月革命 一样,推翻了反动政府。故选D。A项是在1789年;从材料“人民的鲜血像在七月里那样流着”可知B项是错误的;C项错误,六月起义 并非推翻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统治。
点评:法国二月革命是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国人民面对奥尔良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腓立,鼓励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令十九世纪时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打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8年春,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下列关于此和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B.是同帝国主义的妥协
C.为其赢得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D.瓦解了同盟国集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属协约国集团,故应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