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近代科学技术》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15:51: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发明,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划分的。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是?
A.重阳
B.中秋
C.清明
D.端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在古代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  )。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主要是指当时竹简为重要书写材料,十分笨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技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作用,其中直接推动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代以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在整个东亚经济结构当中,中心与外围的层次关系非常明显,日本、朝鲜以至东南亚各国并不拒绝加入这个经济体系。
材料二: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区域的扩大,经贸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不仅有中国商船抵达亚非数十国家,而且允许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
材料三: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朝鲜相继脱离与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古老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彻底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从东亚输出的商品来看,一般以茶叶、瓷器、陶器、古董、药材、香料、书籍等生活消费品为主,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商品一般是工业革命后的商品。
——以上材料改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东亚经济圈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宋元时期中国的发展情况,分析古代东亚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
(2)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东亚经济圈的发展状况是什么?结合材料和19世纪中国的变化分析其原因。(10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世界发展的趋势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任三个角度分析当前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特点:以中国为中心;以经济贸易为主;(2分)
原因:宋代局部统一到元代大一统的局面和封建经济繁荣尤其是商品经济发达使经济圈形成有了强有力的核心;
抑商政策松动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东亚各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科技领先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造船促进了东亚的交流(6分)
(2)走向解体:(2分)明清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专制加强;思想禁锢;对外闭关锁国使中国落后于世界。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双半社会,尤其经济上成为经济附庸使中国进一步落后失去了竞争力。(8分)
(3)有利:历史渊源:东亚地区各国历史上密切合作,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7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的崛起;文化相近儒家文化圈;(答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三个角度的即可给6分)
不利:东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大;日本侵略的阴影。(2分。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回答:(1)以天文学为例,列举三个中国古代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天文科技成就,说明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6分)
(2)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诞生,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意大利科学家(2分)请写出他的主要科技成就及意义。(6分)


参考答案:(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东汉科学家张衡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6分)
(2)伽利略。(2分) 1632年,伽利略发表《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6分)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比较简单,因为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均超过西方,依据教材列举几例即可。(2)近代科学之父是近代科学家伽利略,他是意大利物理学家,最先提出了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代表作《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最典型的成就就是推翻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自然观,为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点评: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但是这种科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西方以伽利略和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是属于近代科学。在由传统科学到近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逐渐的衰落下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