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七)

时间:2017-08-25 15:46: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联合国的发展与改革》指出:“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起了挑战,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这一局面能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
C.苏联解体及美国的衰落
D.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一大批”和“和中小国家”很明显是指第三世界,所以本题只能选B.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就是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本题关键在于要知道“一大批”和“和中小国家”很明显是指第三世界。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材料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使美国确立了战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4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
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3)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4)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5)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10分)
(6)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决定国际格局的根本因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8分)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国际:欧洲强国走向衰落; 美国: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影响: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
(2)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4分)
(3)力量:欧共体和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4分)
原因:社会改革,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重视科技和教育; 借助于美国援助(6分)
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2分)
(4)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4分)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持联合国工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10分)
(6)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可以得出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的原因。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从而使美国确立了战后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3)本题主要考查多个力量中心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教材知识,美国的挑战主要崛起力量:欧共体和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分析中国崛起的因素。从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来归纳;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
(4)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大国实力出现的变化:一超多强;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5)本题主要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国际格局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
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提出杜鲁门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欧洲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由此可判断,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出现严重困难,需要美国的大力援助,美国为此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大力援助西欧。故本题选C 项。A项明显错误;B项是政治军事组织;D项是遏制苏联的政治上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C.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A和B项是冷战开始序幕和标志所以先排除,D项欧洲煤钢联营六国中不应该有英国,所以也排除。针对西欧工人运动,美国通过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符合史实,所以应该选择C项。
点评: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发展西欧经济,壮大资本主义阵营同时抵消共产主义的影响;也想着通过恢复西欧经济增强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以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大规模的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主要在于(  )?
A.非执政党的长期颠覆与破坏?
B.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的推动?
C.教条主义地袭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西方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原因,由于东欧各国袭用当时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符合各国的国情,矛盾日积月累而成剧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