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5:30:49
1、判断题 在历史研讨课上,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B.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观察美洲人种的分布图:美洲人种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欧洲殖民者种族灭绝政策③欧洲人移民④黑奴贸易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
材料三?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菲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二有关的历史事件给中国入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
(5)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3)“世界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早完成。
(4)材料二中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与使用,大大改变了世界交通运输条件,为英国世界工厂获取原料和市场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
(5)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本题解析:(1)根据““新发现”的美洲”一句分析出是新航路的开辟。
(2)材料二中的图片表示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果,因此要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回答。
(3)抓住题目所给的时间“19世纪中期”和材料上的描述进行回答。
(4)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综合要点,工业革命对外和对内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4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 1648年的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使英格兰变得强大的是下述事实: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仿佛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查理一世的鲜血还在流淌着,这个国会却通过了《航海法》。”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1941年2月17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行人亨利·卢斯在《生活》上发表题为“美国世纪”的社论。他说,“美国世纪”必须坚决信奉伟大的美国理想,现在我们已成为把这种理想传遍世界的力量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世纪”说更加成了美国官方和许多人的信条,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力开始相对下降,这种“美国世纪”说却始终没有止息。
——张宏毅《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
(1)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影响“人心改变”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战胜荷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纪”是怎样形成的。(8分)
(4)结合材料一的观点,用史实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是如何崛起的。(6分)
参考答案: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4分,每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1个或以上都只给1分,如“日心说”、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进化论观点、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人们天圆地方的观念等。)
(2)原因:推行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力发展海军力量;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通过三次战争,打败了荷兰;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开辟世界市场; 根源: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答对其中3点得6分。答国会颁布《航海法》也可给2分,但与《航海条例》不重复给分。)
(3)控制联合国实现对世界的控制;与苏联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通过北约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导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推动了世界科技的进步。(答对4点给8分)
(4)人心的改变: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了“左”倾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政治制度的改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经济和器物的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分,每个改变举1个例子得2分,政治制度的改变如答具体史实,2个或以上史实给2分。只答史实不结合材料一的观点,总分只给3分。)
本题解析:(1)结合近现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如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2)注意材料信息“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这个国会却通过了《航海法》”,从资产阶级革命、重商主义、航海条例等方面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对外政策等角度进一步阐述。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对外战略等角度展开阐述,如政治上控制联合国实现对世界的控制;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对外战略上与苏联冷战等。
(4)注意材料一中的提示词“人心的改变” “政治制度的改变”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人心的改变实际上就是指思想观念的改变,如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等;政治制度的改变如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经济和器物的改变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