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15:30: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历史研讨课上,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B.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动力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观察美洲人种的分布图:美洲人种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欧洲殖民者种族灭绝政策③欧洲人移民④黑奴贸易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

材料三?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菲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二有关的历史事件给中国入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
(5)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3)“世界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早完成。
(4)材料二中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与使用,大大改变了世界交通运输条件,为英国世界工厂获取原料和市场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
(5)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本题解析:(1)根据““新发现”的美洲”一句分析出是新航路的开辟。
(2)材料二中的图片表示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果,因此要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回答。
(3)抓住题目所给的时间“19世纪中期”和材料上的描述进行回答。
(4)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综合要点,工业革命对外和对内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4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 1648年的荷兰:已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
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使英格兰变得强大的是下述事实: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仿佛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查理一世的鲜血还在流淌着,这个国会却通过了《航海法》。”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1941年2月17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行人亨利·卢斯在《生活》上发表题为“美国世纪”的社论。他说,“美国世纪”必须坚决信奉伟大的美国理想,现在我们已成为把这种理想传遍世界的力量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世纪”说更加成了美国官方和许多人的信条,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力开始相对下降,这种“美国世纪”说却始终没有止息。
——张宏毅《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
(1)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影响“人心改变”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战胜荷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纪”是怎样形成的。(8分)
(4)结合材料一的观点,用史实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是如何崛起的。(6分)


参考答案: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4分,每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1个或以上都只给1分,如“日心说”、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进化论观点、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人们天圆地方的观念等。)
(2)原因:推行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力发展海军力量;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通过三次战争,打败了荷兰;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开辟世界市场; 根源: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答对其中3点得6分。答国会颁布《航海法》也可给2分,但与《航海条例》不重复给分。)
(3)控制联合国实现对世界的控制;与苏联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通过北约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导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推动了世界科技的进步。(答对4点给8分)
(4)人心的改变: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束了“左”倾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开放;政治制度的改变: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经济和器物的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分,每个改变举1个例子得2分,政治制度的改变如答具体史实,2个或以上史实给2分。只答史实不结合材料一的观点,总分只给3分。)


本题解析:(1)结合近现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如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2)注意材料信息“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这个国会却通过了《航海法》”,从资产阶级革命、重商主义、航海条例等方面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对外政策等角度进一步阐述。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对外战略等角度展开阐述,如政治上控制联合国实现对世界的控制;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对外战略上与苏联冷战等。
(4)注意材料一中的提示词“人心的改变” “政治制度的改变” “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人心的改变实际上就是指思想观念的改变,如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等;政治制度的改变如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经济和器物的改变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