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商业的发展》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8-25 15:10: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 ①唐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②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获得利益 ③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 ④唐代政府的有些措施对商业发展有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的经济,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政府的目的是在限制商业的发展,但是同时也限制了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获得利益的事件,反应出唐代的经济还是很发达的,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东汉都城洛阳的中心有草市,市场内高耸的会馆对门是一家瓦肆,楼内人们杯觥交
错。”以东汉时期的史实为判断依据,这段描述中错误有
A.二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草市是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会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供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瓦肆是宋代时期形成的娱乐场所。故材料中有三处错误,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决此题有两种方式,一是正向选择,依据材料内容来分析选择,由材料中的“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可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由“乃棉花尽归商贩”,不是用于自己消费可知是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二是排除法,明朝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顶峰,所以③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关系的产生,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所以排除④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明朝经济发展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海外贸易发达,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及东欧和北非等地
③河南开封、浙江杭州是商业繁盛的大都市
④在重要城市出现了为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其中晋商和徽商的会馆最多最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实际上考察的是宋代的我国商业发展的情况。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海外贸易发达,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当时河南开封、浙江杭州是商业繁盛的大都市。因此①②③正确,故选A。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商人群体,因此④想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宋代
A.人们生活习俗改变
B.城市商业功能显著增强
C.官府鼓励人们经商
D.人们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宋代都城多见”可见主要陈述了宋代都城东京城内出现供商业活动的服务部门,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城市商业功能增强,因此B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