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5:05:00
1、判断题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 ]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民主思想家,他们的民主思想共同点包括:
① 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 主张兴民权?
③ 走日本模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④ 颁布宪法,实行法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6题)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思想。而梁启超则是利用进化论宣传西方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从材料中“忠烈”和“制器之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这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A是洋务派,B是资产阶级维新派,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D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点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就是用西方先进的制度来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的统治,这就注定了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外题中涉及到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主张也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文化名人胡适称:“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天演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