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新航路的开辟》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14:58: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西欧商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B.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C.科技发展的必然
D.奥斯曼国家对东西方商路的控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 ]
A、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指南针已在欧洲得到普遍使用
D、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3)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欧洲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