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 “他有宗教家深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成为“圣雄”的事件指( ? )
A.创建“凤凰新村”训练基地
B.安抚各个教派的暴力冲突
C.领导经济自主运动
D.领导1930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被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说明孙中山已经深刻觉察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为此孙中山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努力进行新理论探索,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积极展开与共产党的合作,效仿俄国革命,所以①③两项符合题意要求,②发生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成果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答案选A。
点评: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比较是高考中的常考点,新旧“三民主义”的明显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二,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这两点必须牢记。同时还应注意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日,孙中山从南洋回到东京,制作了一青天白日旗张之于《民报》编辑部的墙壁上,黄兴则欲作井字旗,黄兴所作旗帜,其意指向
A 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井字可联想到我国古代的井田制,也就是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这正是民生主义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中会创办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关键:改革政治。(2分)选择:从改良到革命(或提倡暴力革命;从医人到“医国”。)(2分)
(2)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民众尚未觉醒;甲午中日战争,民族危机严重。(任答两点共4分)
意义:兴中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道路。(2分)
(3)理论:提出新三民主义(1分)。
原因:保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中重要思想理论、观念转变等知识点。(1)依据材料一来回答;第2问考查了兴中会成立的原因和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2)考查了孙中山先生晚年思想转变和转变的原因,根据相关所学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