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十)

时间:2017-08-25 14:28: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3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伏尔泰等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具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德治;还主张恢复周礼。?伏尔泰与孔子的思想都透露着“博爱”与“人道”等道德精神,但孔子却比他要早两千多年。(言之有理,即可给分)(6分)
(3)?解放思想,冲击专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④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1)财富观:由材料一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知其财富观是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2)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的原因应该从两者主张的相似之处和孔子的思想能够为伏尔泰所用两个角度去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伏尔泰是个启蒙思想家,所以他主要是为了启蒙运动的需要而推崇孔子。
(3)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启蒙运动的影响主要有:?解放思想,冲击专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④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等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内容。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启迪作用的是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存百姓”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②③都体现了民本思想,即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关注民生,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体现了古人的人才观、用人观,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民本思想。
点评: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而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的观点前后矛盾              B 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 三种主张都发展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孔子、墨子、老子的表述都是正确的,法家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有
(1)男女平等  (2)唯物主义   (3)工商皆本    (4)实行众治
A.(1)(2)(3)
B.(1)(3)(4)
C.(2)(3)(4)
D.(1)(2)(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项正确,体现了近代平等的观念;(3)项正确,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要求;(4)项正确,体现的是近代民主的理念,故选B。(2)项错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并未提出唯物主义理论的内容,只是有一些朴素的唯物思想,并未上升的理论的高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