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近代科学技术》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7-08-25 14:27: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五谷史话》中说:“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主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试种和扩大生产。勤劳而聪敏的农民大众,一旦看到玉米是一种适合于旱田和山地的高产作物,就很快地吸收利用。”关于玉米的栽培方法可见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的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材料中的玉米,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明朝中后期由国外引入的农作物品种,所以著作应该是明朝之后的,A是魏晋南北朝时的,B是明末清初的农业著作,C是记载手工业的,D是元朝时的,所以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的观点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作用。A项不符合材料“中国比我们早”;B项违背这段材料的主旨——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阻碍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C项与材料不符。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以火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科技。中国古代的科技在明清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大发明为西方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发展缓慢下来。中国的古代科技在中国没有起到积极地作用,但是在西方却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社会环境不同。中国有产生四大发明的条件,但是却没有正确利用四大发明的社会环境,真是令人深思。与此相关的中国古代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他成就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解读以及判断能力。三国演义属于小说,所以依据《三国演义》作为史料错误,火药用在军事上是唐朝末年,所以“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的结论错误,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同一时期,法国的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请回答:
(1)分别简述这两部著作出现的社会背景。
(2)编撰(撰)这两部巨著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3)这两部巨著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18世纪中后期,清朝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思想高度专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已经成为重要力量,为推翻封建统治掀起了启蒙运动。
(2)编撰《四库全书》的目的是未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编撰《百科全书》的目的是为了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3)《四库全书》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对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宏扬民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百科全书》全面批判了封建意识形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思想主张,提倡科学技术;使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和西方国家在18世纪时不同的发展阶段变化,虽然从文化入手,却反映出中西方不同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意识文化形态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这位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提供的信息。“总结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通过这些信息综合分析可知是徐光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