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4:24:36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出版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是()
①《各国律例》?②《康輶纪行》?③《四洲志》?④《瀛环志略》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判断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1902年4月《与夫子大人书》中,他直截了当对康有为说:欲“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
材料二?梁启超自美洲考察归来后,……并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他说:“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排满革命,实行民主共和还为时尚早。”
——上述材料均摘自于《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依据材料一归纳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持上述主张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原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体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8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6分)
4、判断题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
5、判断题 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
C.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D.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