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14:23: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你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德治国”。以此抨击法国的君主专制、宗教愚昧,倡导理性。
(2)抽鸦片的国家。
希望扩大对中国鸦片贸易;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西方的舆论宣传;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很多中国人吸食鸦片;中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3)第④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第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朝鲜战争。
(4)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对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推崇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B.后人称孟子为“至圣”
C.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D.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
[? ]
A.无为而治?
B.中庸?
C.轻徭薄赋?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汉城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 材料二 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 孔子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请完成:
(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尊敬。
(2)政治:核心思想是“仁”(仁爱),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哲学:“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人性:“性善论”。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