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4:04:31
1、判断题 (24分)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人,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8分)
(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的事态”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8分)
参考答案:(24分)
(1)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和英国工业革命(2分)
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欧洲经济实力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广泛建立,欧洲的扩张缺乏政治后盾;缺乏新式交通工具等海外扩张的技术保障:欧洲以外地区传统经济的抵制(6分,答出三项即可)
(2)列宁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权(2分);
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列宁主义的产生;俄国建互了无产阶级政党;(6分,答出三项即可)
(3)阻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2分,答出二项即可)
原因:世界大战触发了新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世界经济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重要性;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6分,答出二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9世纪七十年代后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意义的因素是
A.生产装备
B.殖民地
C.生产技术
D.劳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 ②实行海盗式掠夺?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与英国崛起史实相符的?是②实行海盗式掠夺?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以上是正确的;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说法错误,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说法错误时间应是18世纪后期。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英国成为殖民帝国的条件:
(1)地理:位于大西洋商道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2)政治:17世纪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经济: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4)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5)政策: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采用“重商主义”政策,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如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其目的是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业,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连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宗教对人自由思想的钳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二 中国是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国家要繁荣、人民要富裕离不开海洋。国家发展规划中,各地区、各行业都应想到海洋。中华民族富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和航海传统,郑和下西洋把海洋文明和世界航海推向了鼎盛,是“世界大航海”的先驱者、光辉的民族海洋传统应大力弘扬。历史上由于漠视海洋、放弃海权,导致海防废驰、国门洞开。来自海上的帝国主义入侵,使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社会。丧权辱国的历史应永远反思……
材料三 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远洋航海事件对人类文明进程、欧洲社会发展和世界市场各有何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人类文明进程发生的明显变化,“心满意足的中国人”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除郑和下西洋外,中国占代悠久的海洋文化和航海传统的表现还有哪些?近代史上,由于漠视海洋而导致的恶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外政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断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唐朝海上贸易的频繁,元代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等。恶果: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甲午战争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等。
(4)历史因素:吸取近代列强侵华的教训。现实因素:美韩军演带有遏制中国的色彩,威胁了中国安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