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罗斯福新政》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14:01: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系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4分)
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以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经济体制因素。(4分)
材料四?负责健康与工作的国家顾问达梅·卡罗尔·布莱克发布过一份关于疾病与工作能力丧失间关系的救济金体系报告。……“我们曾经到过一些地区,有一些家庭三代人从来没有工作过。如果你的祖父和父亲从来都未曾工作过,你怎么可能会认为工作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呢?我认为,这会对孩子造成可怕的影响……从未工作过的十几岁单身母亲极有可能养育出懒于工作的孩子。”
这份报告将提出警告:诸如抑郁这类精神健康疾病所带来的病休、低下的生产率和额外的社会关注会给国家经济带来难以忍受的400亿英镑的负担。
这份报告的内容还将包括:在5岁至l5岁年龄段的人群中,父母都没有工作过的孩子赢心理疾病的几率差双职工家庭的孩子的5倍.
(3)据材料四归纳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3分)
(4)综上材料,就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4分)
(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
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4分)
(3)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造成国家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国民心理疾病加剧。(4分)
(4)恰当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社保制度应与生产力水平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保制度相互促进,互相影响。(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可以看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美国的这一干预经济的做法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2)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3)西方的高福利制度在缓解社会矛盾的同时却加重了政府的负担,也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每种体制都有自己的弊端和积极方面,这就使我们认识到恰当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社保制度应与生产力水平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保制度相互促进,互相影响。
点评:社会保障制度是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增加开支、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但是要与自己国家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自罗斯福新政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以来西方世界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史实和影响。此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其它手段也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凋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明显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①采纳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新经济”出现 ④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 美国占领日本之后,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会见日本天皇时的合影

材料二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1)材料一中的图片形象地反映了美日两国的地位,请简述“二战”后美日关系及其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表格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日本政府则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转而扶 植日本。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并在经济等领域对美国进行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原因:①在美国占领期间进行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②举国上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③高度重视科技;④高度重视教育;⑤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也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成为美国后勤物资的重要供应地。此外,战后日本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管理,使日本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等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