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25 13:53: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011年10月温州十校联合体15题)《美国国务院1999年人权报告·导言》称:“当前正在出现许多由公私双方行为者共同编织而成的跨国人权网,这是一种未受人们注意的第三种全球化。”美国之所以这样解释全球化,其目的是
A.推动国际人权事业进步
B.通过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C.阻止世界多极化趋势
D.压制别国经济的发展



2、选择题  为了对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组织经互会 ②组织华约 ③接受马歇尔计划 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选择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C.美苏英中是四大核心国家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4、选择题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一战后中国山东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东问题成为巴黎和会上各国争论的焦点
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被迫同意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山东问题得到了解决
D.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得到了重要修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