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一)

时间:2017-08-25 13:51: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提倡国人虚心向两方学习
C.主张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2、判断题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
[? ]
A、仿制西方武器,振兴清王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
C、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挣脱封建统治牢笼



3、判断题  维新派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而通过维新变法中国并未摆脱封建落后状态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欺压,其主要原因是“今日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初步发展
B.近代西方详论尚未系统介绍进来
C.尚未出现影响浣的思想解放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3分)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2分)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1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三幅图中人物的姓名及其著作或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个人物思想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思想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