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3:50:22
1、判断题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片胡言”。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D.“中体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已经开启了救亡运动的历程,上海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社会风气相对较为开放,材料强调的是是否废除帝制之争,所以不能确定为都主张废除帝制,结合“尚不知革命为何物”可知当时革命还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当时社会主流依然是改良,所以A、B、C错误,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上述材料体现作者的思想主张是( )
A.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彻底改变
B.天朝上国盲目自大
C.清醒认识西方科技先进之处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 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通今古者…尚可称之曰“夷狄”乎?”由此可见作者认识到不能把西方称为“夷狄”之国,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故选C。A、B、D三项说法均与材料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人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林则徐
C.康有为
D.孙中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时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已经深入到“制度”这一层次。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故选C。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