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维新思想》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时间:2017-08-25 13:47: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选择题  日本的近代化进程开始于
A.尊王攘夷
B.倒幕运动
C.戊辰战争
D.明治维新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粱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社会上反对变法势力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具体表现。
(3)这一现象有什么影响?



4、判断题  学界眼中的戊戌变法(10分)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长时问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问题: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3分)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3分)



5、判断题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法措施得力?②光绪帝坚持变法?③变法阻力很大?④改革涉及面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