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近代科学技术》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8-25 13:20: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由于伽利略、开普勒等前人的努力,牛顿才有可能用已经准备好了的材料建立起一座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力学中的哲学原理》的发表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
C.《力学和数学的原理》的发表
D.《科学的经典力学原理》的发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他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故答案为B。ACD三项都是错误著作名称,干扰项。
点评:此题还可以设计为: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经典力学及后来的众多研究成果,促进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其中经典力学的建立主要归功于下图中的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语云:“潮者,据潮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潮、汐”和所学史实海水的水位经常变化,时高时低,在白天出现的海水水位变化叫“潮”,晚上的叫“汐”。海水每天都有两起两落,古代劳动人民已察觉到潮汐同月球有关系,因而古语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但对潮汐现象做出科学解释是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由于地球自转,在月球连续两次经过某地天子午线的时间间隔——24小时50分内,地面上每一地点都会经历了从最近到最远那样的置,因此会产生两次涨潮两次落潮的现象。故选B。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物理学的重大成就,除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还有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主要成就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西方科技较大的差别是,中国科技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也即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就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这一特点。徐光启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强烈反差,本质是由于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本题选B项。A项说法与本题无关;C项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项说法错误,明朝中西文化的差距并未形成,应该始于明末清初。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B.造纸术与火药
C.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归纳四大发明的影响,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教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因此选D。
点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高考命题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特别是四大发明,高考命题频率较高。预计2 0 1 3年仍可能以四大发明对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等方面命题。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