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2 06:16: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甲午战争失败后,右图人物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维新变法,其主要贡献是

A.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C.明确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方针
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康梁维新派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局限,要求改革封建政治体制,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可知康有为等人认为只有借助皇帝下诏变法,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响应,可见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对变法的前景估计得过于乐观。故选D。A、B 两项与材料无关,变法的基础的问题材料并未涉及,C 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现代日本学者井上靖说过:“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这反映出《海国图志》(?)
A.主张倡导发动民主革命
B.主张推行实质性改革和开放
C.推动了近代日本社会变革
D.摆脱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反映出《海国图志》推动了近代日本社会变革。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代表哪一阶级的观点?概括其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一,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又有何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阶级:地主阶级。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
(2 )主张:进行维新变法。进步性:要求改变腐朽的封建 制度。局限性: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3 )联系: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钏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